图片来源:百度搜索截图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截图
因为不愿面对“负债”和“支出远超收入”的现实,在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人直接把支付宝年度账单戏称为“一年一度的凭空造钱环节”。
当然,调侃归调侃。看完账单,很多网友还是暗自定了2022年第一个目标:少花钱!
图片来源:网络
平心而论,支付宝年度账单做的还是非常全面、细致的,涵盖了美食、穿搭、住房、出行、日用、教育、娱乐、运动等不同维度,并做了统计呈现。
那么,大家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西虹市首富》夏竹剧照
深燃团队原创发布的文章——《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或许能给出答案!
在这篇文章当中,深燃团队选取了5位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进行了深度了解,并发现了藏在他们年度账单里的生活碎片:
他们中,有的人成了“外卖王”,羞愧于“吃”掉了收入的一大部分;有的人感慨相亲请客吃饭花费太大,开始谨慎筛选目标;有人沉迷追星买周边乐此不疲;有人放纵物质欲望导致入不敷出;还有人一边美容健身囤保健品,一边熬夜加班伤身体。
看完文章,小至发现这5位打工人(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可乐、葛小台、张天泽、潇潇为化名)的支出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了看起来更直观,特意做了个表格(不含Niko,缺少总支出数据):
通过上述表格,或许可以猜测,其实大部分人的最大支出还是普遍集中在吃、住两个方面。
但是,吃和住只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已,最应该花钱的地方却被大家忽略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应该花钱的地方其实是教育,因为教育是一生中最靠谱的投资。
但遗憾的是,深燃采访的5位打工人当中,没有1个在教育上的支出是占大头的!
张天泽和潇潇都是30+已婚人士,他们二人的账单当中虽然都有数额不小的教育培训支出(约5-7万),但基本上都是花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诚然,作为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买单天经地义;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投资自身教育。
一方面,现在是终身学习时代。
职场人士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最好每年、每5年或者每10年拿出一定的金钱用来投资自己。
只有学习,才能帮助你打破职场瓶颈。
只有学习,才能让你无惧职场中年危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人的一生真正可以用于学习和读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大学之前,你读了很多书,几乎天天在学习,但多半是不情愿的和被动的。
大学时代,一开始你不知道怎么读书和学习,当你知道的时候,大学时代已经离你远去。
只有步入职场,经过深思熟虑,知道要学什么之后,你的学习才是自愿的、主动的。
就像之前热播剧《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经过多年的打拼,才最后想通了要出国学习。我猜测,她大概率是去读MBA了。
《三十而已》王漫妮剧照
不止王漫妮,现在很多人百战归来再读书,都是知道要怎么读书和学习之后,才选择攻读MBA或者管理博士,都是自愿和主动的。
只有自愿的、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而,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才是有益的。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2021“年度账单”出炉后,“少花钱”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新目标。
但是,一届又一届的网友早已用行动证明“Flag立了,就是用来倒的”。
就像《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里的张天泽,原本以为疫情期间省掉了每年20-30万的出国旅游经费,总花费就会下降。
但是,年度账单出炉后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所以,省钱这条路看来大概率是行不通了。
既然如此,留给我们的其实就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花钱。
因为,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小至鼓励大家花钱学习、花钱投资自身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否则,一味省钱,只会让你像张天泽一样感慨“钱越来越难赚”。
张天泽的感慨
相反,我们有不少MBA学员和博士学员因为会花钱,反而在学习期间凭借更开阔的眼界、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更优质的人脉资源,而获得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学费的回报。
小至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2021年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ESU)MBA项目开学典礼上的一个小插曲:
当时,清控至道教育董事长周新旺博士在致辞中自豪地表示,“经过统计,发现我们的学员读MBA后,收入平均能增长100%”。没想到,老学员代表张一同学在随后的演讲当中却直接反驳,“周总刚刚说的不对,其实我们的收入有增长150%-200%”。
图为老学员张一在ESU MBA开学典礼上发言
再后来,小至因为工作之便,陆陆续续采访过很多管理博士项目学员。有幸得知,他们当中有人在第一学年就获得了10倍于学费的回报。
这些真真实实的案例,让小至更加笃信3件事:
1.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
2.教育是一生中最靠谱的投资,永远不要忽视了投资自身教育
3.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以上,就是小至对2021年度账单引发大家广泛讨论之后的所思所想,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