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教育的真相,孔子、苏格拉底、叶芝早就说透了!
发布时间:2021-08-12 00:00

关于教育,古今中外的哲人先贤早已有超越时空的见解。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的时机很重要,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而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圣哲苏格拉底亦有相似洞见,其教育方法也与孔子遥相呼应。

 

爱尔兰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主张调动被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他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0.jpg

 

在小至看来,孔子和叶芝的话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他们都关注被被教育者本身,都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尽管叶芝的这句话通常被认为是谈论启蒙教育或孩子教育的,但放在成人教育领域(尤其是MBA学位教育和DBA学位教育),也同样适用。

 

那么,让我们跟随孔子、苏格拉底和叶芝一起揭开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的真相吧!


111.png

文章开头我们就讲了,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了“教育时机的重要性”

 

电影中的孔子.png

《孔子》剧照

 

所以,孔子才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以便能把握最好的教育时机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未能实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当然,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后面,孔夫子还有一句话,叫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也很简单,“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因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指的其实是教育的核心之道——教育,要发生在学生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表达又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才能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学生才能有“醍醐灌顶”的收获。

 

教育时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image.png

在孔子之后,中国禅宗进一步提出了“啐啄同机”(亦作“啐啄同时”)的说法,认为“大凡行脚人(即“行脚僧”),须具有啐啄同时眼,有啐啄同时用,才称得上一个禅者。这好像孵小鸡,母鸡欲啄时,小鸡不得不啐;小鸡欲啐时,母鸡不得不啄。”

 

啐啄同机.png

 

那禅宗里为什么会有“啐啄同机”的说法呢?

 

因为禅宗讲究“问禅”,就是学僧先要有疑而问,禅师才能帮他祛惑、开解、悟道。所以真正有智慧的禅师往往喜欢应机说法,会抓住“啐啄之机”启发后学。

 

说直白点,学禅,既要师父的点化开导,又要自己修行悟道,内外一起用力才能冲破阻碍,师徒之间的“一啐一啄”、啐啄同机,才能悟出禅道的真正内涵。

 

在《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一书中,作者为了阐述“啐啄同机”的含义,专门展开讲过一个“母鸡孵小鸡”的故事。

 

俗语说:“鸡鸡鸡,二十一;鸭鸭鸭,二十八;鹅的脖子长,三十二天才见娘。”就是说,从鸡蛋到小鸡,需要孵化21天。其间,老母鸡需要整天趴窝于蛋上,以自己的体温护住鸡蛋,有时还要轻轻翻动,以便每个鸡蛋都能均匀受热。


如此,小生命在混沌的蛋壳中逐渐发育、长大。到第21天左右,小鸡将出,就会用自己稚嫩的喙,由里向外,轻嗑蛋壳,探问外面的世界,这就叫“啐”;此时,如果老母鸡听到响动,就会赶紧帮忙,从外边轻轻啮叩蛋壳,接引新的生命,这就叫“啄”。


往外“啐”的小鸡,身体柔弱,气力不足,急需母鸡接应。“啄”破蛋壳,对老母鸡来说,并非难事,但是问题在于:啄早了,小鸡发育不健全,即便出壳,也活不长久;啄晚了,小鸡久“啐”而不能出,壳内空气稀少,生命岌岌可危。所以,最好的机缘,就是“啐啄同时”(即“啐啄同机”)。 


“母鸡孵小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生物现象,但是却蕴藏着丰富的人生之理,也包含着深刻的教育之道——啐啄同机。

 

孵小鸡.jpg

 

如此看来,“啐啄同机”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实是一致的,甚至它更鲜明地指出了教育时机的重要性。

 

当然,和“母鸡孵小鸡”一个道理,教育除了把握时机之外,还有3点要注意:

 

1.把握“啄”之“度”。


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所以,孔子讲究“循循善诱”,而不是一股脑的灌输,否则学生吸收不了。


2.把握“啄”之“位”。


位置要准,母鸡在外与小鸡在内啄的位置不在同一处,效果当然也不行。在教育层面,我们则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学生要同频。


3.把握“啄”之“要害”。


要抓到本质,抓住要害。所以,孔子讲究“因材施教”。

image.png

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轴心时代”的西方圣哲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二人虽无交集,却各自成为最早在东方和西方历史上开通私人讲学的先驱,因此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画中的苏格拉底.png

画中的苏格拉底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方法其实也有相似之处: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获取智慧。

 

更巧的是,苏格拉底与孔子都以对话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回答学生的提问,并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又都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只有由学生所记述的言行。

 

关于教育,苏格拉底曾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所以,他把自己的教育方法命名为“产婆术”,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

 

从名字不难看出,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核心策略其实就是“助产”(注意:不是代替生产),即通过追问、反诘,帮助对方摒弃谬见,发现和体悟“正见”。因此,本质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其实是遥相呼应的。

image.png

相信文章写到这里,大家对教育的真相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无论是禅宗的“啐啄同机”、叶芝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还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其核心都指向了受教育者,即学生本身。

 

为什么3位古今中外的哲人先贤在没有交流、没有沟通的情况下,能不约而同地在教育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原因很简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常说的“自立者人恒立之,自助者天助之”、“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接触过清控至道教育的人就会发现,清控至道教育的MBA项目、管理博士项目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点:鼓励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