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不是要搞懂“是什么”,是要提出“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2 00:00


“你为什么要读博士?”

 

无论是在面试环节,还是在课堂上,无数博士生们都要时刻准备好回答这个貌似简单实则深刻严肃的问题。

 

对于迈入博士门槛的学生来说,学位似乎已经修到了顶端,每日大量的学习和实验已经成了常态。可读博士有一点和其他的学习之旅完全不同那就是读博士是要学会去问“为什么”,而不是去搞懂这“是什么”。

 

在摩拳擦掌读博士之前,你心里就是有个挥之不去的“为什么”,你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寻找答案,这才应该是你读博士的初衷


1.jpg

 


1、博士生要有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但作为一名博士生、科研者,你需要撞开脑洞,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去思考事物背后的“为什么”,这就是博士生要有的“问题意识”
 
你也许会觉得提出“为什么”很难,有时候怎么样也看不出名堂,怎么样也看不出问题来,甚至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别人已经问过了,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了。所以博士训练,看起来是训练你的理论提炼能力,但更多的是训练你的观察力。脑子里没有问题盘绕的人,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熟视无睹。
 
2.jpg

举个例子。当你请一个博士生概括他的论文,他也许会说“我研究的是海洋石油污染中的法律问题”,此时你只能知道他研究的“是什么”,并不知道“为什么”。
 
其实“海洋石油污染”是一个问题,也是研究的起点。一个博士生如果有问题意识,那么他应该说“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无法根治,原因在于法律规避无法根治”,这就是他找到了“为什么”。
 
一个拥有问题意识的博士生,才有思维的促动能力。问题意识能促使你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你学到的知识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每天都有无数人看见水烧开后壶盖会跳,可只有瓦特一人问出了“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因为瓦特有问题意识,才促使他发明了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3.jpg




2、博士生要能够提出“好问题”

光有问题意识还不行,你还要能够提出“好问题”
 
在博士以前的教育中,相比于提出“好问题”,我们则更注重“好答案”。好答案需要的是分析能力,而好问题则需要先有好的观察,并加以抽象、概括。所以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能够问出好问题的人,相比于那些寻找好答案的人,更容易突出重围
 
很多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提出了好问题。在科学研究的大会上,有来自各个领域和专业的学者和教授,尽管每个人使用的技术不一样,甚至互相不了解,但是这根本不影响科学家们对好问题的理解和提出问题角度的欣赏。
 
有学生很疑惑,如果要自己提问那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好问题呢?博士生是去探寻“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大问题,还是从“一粒沙中见一世界”,去关注身边的小问题呢?
 
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周其仁教授曾给出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凡有可能回答,就去思考大问题;回答不了,退而求其次,想个小点的(问题)。没能力想大问题就想小问题。什么叫大问题?大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将带动其他问题,非常有助于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

4.jpg

3、要敢于提出问题

许多博士生导师都曾在课堂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学生明明有疑问,却往往不问;或者对问题有质疑、有见解的时候也不去“见招拆招”,都在等待别人先提问,生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大家笑话,说自己狂妄。

这种想法对于学术探究是非常不利的。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年轻的时候在美国读博,他的导师是杰米·布罗克,一个30多岁就做了系主任的科学家,名气很大。一次组会时,导师杰米·布罗克兴奋地做了一黑板推演,最后得出结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成立。“如果这是一个普通人得出的结论,我们会认为他是个疯子”,施一公笑谈,“但这是一个学术权威做出的论证,我们底下的几个博士生都面面相觑,不敢做出判断。”
 
由于在清华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施一公看出了推导过程中的错误。所以施一公做了一回“出头鸟”,指出了导师出错的地方。
 
当“出头鸟”的后果是没有人跟施一公一起吃午饭,其他学生们都排挤他;但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的主席却过来和他握手。虽然当时导师很尴尬,但在施一公申请工作的时候,他的导师专门在推荐信中写了这件事,称赞他是一个理论基础好,又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而这次挑战学术权威,给了施一公在科研道路上极大的自信心
 
对待科研,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执着追求的脾气,不要因为“面子”或者“权威”而压制内心的疑虑,改变自己的追求。敢于提出问题,才有真正的科学进步。

5.jpg

4、如何养成问题意识?

要想养成问题意识,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挑战既成学说的一种内在素养,要求科研人员能够看待一件事情时可以做到阐释、分析、推理、评估、解释和自我调整。简而言之,就是大胆质疑而非愤世嫉俗,思维开放而非举棋不定。一旦缺少批判性思维,把一切都视为常态,也就难有困惑感,所以没法提出“为什么”。
 
在一次清华组织的论坛上,以色列的诺贝尔获得者、科学家阿隆特别指出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够强。阿隆说在以色列,从小教的就是要与众不同,不能简单接受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要怀疑一切。而中国学生,好像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提出。
 
6.jpg

当然阿隆所说的“怀疑一切”是辩证的。比如说,大家都说要多读文献,好好读文献。可是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要读文献?一天读几篇合适?什么时候读才有好处?所谓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对于你不一定适合,阿隆不是要我们变成“十万个为什么”,而是接受知识不能简单被动,要过过自己的脑子。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很难,需要你把自己经常暴露在相互冲突的学术观点之下,你要冒着极大的勇气去提出问题,甚至挑战权威。
 
但为什么日心说会取代地心说?为什么爱迪生的直流电会被特斯拉的交流电代替?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和定理,没有任何东西会一成不变;这世界上仍旧有无数带着“问题”的科研学者,从未停止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脚步。

7.jpg

- End -